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13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3章 (第8/26页)

任繁剧之区。”
  “山南东道”四字,传入郑徽耳中,又惊又喜。原来父亲已调升为“山南东道采访使”,是的,他记得了,“山南东道采访使”驻襄州襄阳,怪不得周佶提到襄阳的家报。
  这说来未免太荒唐了!父亲在什么地方做官,做儿子的竟不知道。这该可以说是天下的奇闻。
  “定谟兄,襄州不远,衣锦荣归,博得堂上两老开颜一笑,那确是人生快事。我恭贺一杯!”
  “谢谢,谢谢!”
  郑徽表面接受了道贺,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苦,不知道怎样才能父子相见。因为如此,酒喝下去便不大受用。周佶非常知趣,看郑徽不胜酒力,便早早告辞而去。
  第二天,礼部正式派人来通知,果真制举第一。消息一传,顿时贺客盈门。到了傍晚,礼部第二次通知,次日一早,皇帝在兴庆宫召见。
  对一个士子来说,皇帝召见,是了不起的殊荣,也是了不起的大事。所以自李姥以下,全家都在戒慎恐惧之中。幸好,周佶在学士院,常近天颜,熟悉仪注,有他在禁苑照应,大家才比较放心些。
  皇帝在兴庆宫花萼楼召见。瞻拜如仪以后,郑徽仍是战战兢兢,不敢仰视,但他所听到的皇帝的声音,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威严。
  “你是郑公延的长子?”皇帝问。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“郑公延早调升了山南东道,你的三代履历上,怎么还写的‘现任常州刺史’?”
  这一问是郑徽所没有想到的,如着了一闷棍似的,吓得眼中金星乱冒,好久答对不上来。
  “有什么话,老实说!”皇帝的声音,显得不如开始那样平和了。
  郑徽猛然省悟,皇帝下诏求直言,自然喜欢听老实话,于是叩头回奏:“臣是臣父不肖之子,音闻久绝,兼以下帷苦读,不问外务,所以臣父调任,臣无所悉,自觉荒谬,乞陛下治罪。”
  “噢!”皇帝问道,“你怎么样的不肖?”
  郑徽从声音中听出来,天子似乎没有什么愠色,胆便大了些,定一定神说:“臣父对臣,期望甚深,一再训示忠君爱国的道理。臣年轻无知,自到京城,迷恋北里,以致下第。臣父以臣竟成国家的弃材,大杖逐出。臣自知臣父爱之深,所以责之切,勉革前非,幸登一第,恭应制举,又蒙陛下格外识拔,天高地厚之恩,粉身碎骨难报。”说着,又叩下头去。
  “少年荒唐,不足深责。你现在也算对得起你父亲了!”
  “如果臣父对臣,亲情不断,都出于陛下的成全,不独小臣感戴终身,臣父也一定没齿不忘的。”
  “嗯,你们父子能重新团聚,我听了也高兴。”皇帝停了一下,又问,“去年听说你的时务策对得不好,今年我看你的卷子,对朝廷大政,四方庶务,竟大有见地,这是什么缘故?”
  这一点郑徽是预先想过的,从容奏道:“臣去年乞假回荥阳养病,行到中途,贱恙粗愈,自觉不通时务,难效驰驱,便不回乡,一路细心考察各地政风,直言奏对。小臣罔识忌讳,不胜惶恐。”
  “这一说,你倒真是个有心上进的人。我看你的那篇《老骥赋》,倦倦忠忱,溢于言表,出仕以后,要不负初心才好!”
  这是皇帝的训勉,郑徽除了叩头表示领受以外,不必多说什么。
  “你还有什么话,想跟我说的?”
  郑徽灵机一动,心想如能奉旨省亲,不怕父亲不见,便回奏道:“乞陛下赐假三月,容臣归省臣父臣母。”
  皇帝沉吟了会儿才答复:“我知道了。你先下去吧!”
  郑徽退出花萼楼,为料峭的春风一吹,才发觉自己浑身汗出如浆。回想奏对经过,内心充满了难以形容的兴奋,但兴奋之外,也有隐隐作痛的地方,眼望着禁苑中的崇楼杰阁,心里却记起坍败灰暗的土地庙。这两者的距离太遥远了,而时间不过短短的三年。求一饭而不可得的时候,怎么也想不到会大魁天下。自以为龌龊风尘,死生都无人问,而居然有入宫奏对的一天。如说是梦,这梦过于离奇;如说是戏,这戏令人难以置信!
  太多的感慨,都归结于一点:造化弄人!而阿娃是造化小儿的化身。
  于是,他记起《史记》中的话:“苟富贵,无相忘!”仰望着天子所居的巍峨的花萼楼,郑徽自誓一切荣华富贵,都要让给阿娃先享。
  这样想着,他便恨不得一步到家,把觐见天子、如何温语存问的经过,都细细告诉阿娃。他希望她知道,她所费的心血,已得到了最好的报酬,而且这一份报酬还只是刚刚开始。
  然而见了面却不容他跟她细诉,绣春、小珠以及张二宝,都希望知道皇帝是怎么个样子,要他快说。
  “我说不上来,只跪下去时,偷看了一眼,好像有六十多岁,很有福气的样子。”
  “有没有胡子?”小珠问。
  “大概有吧。”
  “你呀,真是!”阿娃笑道,“难得见一次皇帝,连有没有胡子都没有看清楚。”
  “一郎一定吓昏了!”小珠天真地说。
  “一点都不错。”郑徽笑着答说,“皇帝精明得很,我父亲的官职,跟履历上所写的不同,但他看出来了,一问问得我没话说,真是差点吓昏了。”
  “以后呢?”
  于是,郑徽把经过情形说了一遍。
  “你答得很得体。”阿娃表示满意,“看样子,皇帝很喜欢你。”“可是,我请假省亲,不知道为什么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