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一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章 (第9/29页)

,我重重有赏;倘或嘴不紧,我想,”隆科多微露狞笑,“他那张嘴,从此就不必吃饭了!”
  安排好了最坏情况的应付之道,隆科多才有心思去对付皇帝。他很了解,像这样的事,其实算不了什么,大家子弟偷个把丫头或者年轻老妈子,无非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姨太太、少奶奶添些闲谈的材料而已!何况皇子?
  所严重的,就在四阿哥是个极讲究边幅、开不起玩笑的人。好比纳妾,上自读书人,一旦两榜及第,“题个号、娶个小”,视为理所当然;下至庄稼汉“多收五斗米,便欲易妻”,亦是习俗所许的情有可原之事。但如平时标榜理学,不但“不二色”,甚至要练到“不动心”,美色当前,视若无睹,而居然娶了姨太太,这所引起的反应,就决非开玩笑,而是有形的贬斥,无形的菲薄。四阿哥的个性,仿佛如此。
  因此,隆科多认为要卫护四阿哥,最要紧的一件事,是如何保全他的面子。最好让皇帝不生气,不生气就不会责备。如果要责备,最好私底下数落,不要当着皇子,尤其是在太子面前责骂。
  想是想到了,要做却很难。因为皇帝料事极明,察理极透,决非用个障眼法之类的花样所能马虎过去的。
  唯一的办法,是讲情理。主意打定了,便在皇帝晚膳过后,闲行消食之际,闲闲提了起来。
  “四阿哥明天到。请皇上的旨,在哪儿传见,奴才好预备。”
  “预备?”皇帝问道,“预备什么?”
  “奴才在想,四阿哥心里一定很难过,得预备一个让他能够给皇上悔罪的地方。”
  话好像不通,但皇帝听得懂他的意思。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加以责备,他当然不敢顶嘴,但为着面子,也不会肯认错,只是默然而受。这样,除了自己发一顿脾气以外,一无益处。
  “这本不算大错,不过,我觉得他太下流了!”
  隆科多不明白皇帝的意思,直觉地认为“下流”二字,如果加诸任何一个男子身上,便注定了不会获得重视,这跟四阿哥的前程有关,不能不为他争一争。
  于是,他的神态转为严肃了。“奴才有个想法,”他说,“不知道能不能上奏?”
  “你说嘛!”皇帝随口答说,“你倒想,我几时因为你说错了话,处罚过你?”
  “是,奴才大错不犯,小错不断,全仗皇上包涵。”隆科多略停一下说,“皇子扈从,没有一个自己的府第,好些不便。奴才在想,行宫空地很多,木材现成,是不是可以盖几座园子,赐给阿哥?”
  就这时候,御前侍卫来报,四阿哥已驰抵宫门请安,听候召见。皇帝吩咐即时宣召,就在这“万壑松风”见面。
  “万壑松风”是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,一片茂密松林之中,有一座极大的石亭,皇帝就坐在亭子里,一面等候,一面在想。
  他所想的,就是特地由京中召来,马上就可以看到的四阿哥胤禛。对于这个儿子,皇帝颇感困惑,从小就喜怒无常,到长大成人,性情依旧难以捉摸,平时不苟言笑,讲究边幅,仿佛是个很刚正的人。哪知克制的功夫甚浅,看起来近乎伪君子了。
  因此,皇帝反感大起,隆科多旁敲侧击地为胤禛所下的解释功夫,完全白费!
  “给阿玛请安!”踉跄而至的胤禛,一进亭子便扑倒在地,低着头说。
  满洲人称父亲为“阿玛”,自皇子至庶民,都是如此。但父唤子为“阿哥”,却只限于皇子。
  “四阿哥,”皇帝问道,“你知道不知道,我把你从京里叫来,是有话要问你?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“有个宫女怀孕,说是你干的好事?”
  “儿子,”胤禛吃力地说,“知罪了!”
  “你知道你犯下什么罪?”
  问到这话,情势就严重了,胤禛不敢回答,唯有磕头。
  “平时看你很讲究小节,你的弟弟们走错一步路,说话声音大一点儿,都要受你的呵斥,哪知你自己是这样下流!”
  胤禛低头不语。隆科多要为他解围,便跪下来劝道:“天气热,请皇上别动气。”
  “我不生气,我只不过不懂,”皇帝看着他说,“不懂四阿哥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。”
  “四阿哥已认错了,请皇上饶了四阿哥吧!”
  “当然,这么大的儿子了,我还能拿他怎么样?不过,真相不能不查,是非不能不明。”皇帝又问胤禛,“那个宫女,你是怎么处置呢?”
  “后宫的宫女,儿子何能擅作处置?”
  “这也罢了!你把那宫女带回去吧!”
  这是赏赐,胤禛心颇不愿,但还不能不磕头谢恩。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,如今要担心的是,金桂会不会生下怪胎?
  阵痛从黎明时分就开始了。如果是名正言顺的王府“格格”,诞育皇孙,当然由内务府传来有经验的“妇差”,预备下一切坐褥所需的用品,静候瓜熟蒂落。但金桂的情形大不相同。
  自避暑山庄落成,八年以来,从未有妃嫔在这里“坐月子”——倘或妃嫔梦熊有兆,自然是静居深宫,不会随扈出关,免得动了胎气。所以行宫中有各色各样的人当差,就是没有会接生的。
  因此,康敬福早在金桂怀孕将足月时,便不得不到民间去觅稳婆。本以为哪家不生男育女,稳婆决无须觅之理,谁知十个倒有九个一口拒绝,为的是胆怯不敢进宫。余下的一个意思是活动了,但听说一传进行宫,行动种种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