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9章 嘉县之行 (第2/2页)
息。 他们顾家村乃至整个黄石县,祖祖辈辈几百上千年,都饱受旱涝之苦,历史上,因大旱或者洪涝而饥饿难耐,迫不得已揭竿而起的造反起义都不乏少数。 哪怕是现在,也偶有颗粒无收的年岁发生。 他们顾家村,一到夏天,山沟里唯一的一条小溪就干枯,山上的庄稼大面积晒死。 下了两三场雨,其中一场还是暴雨,坝地上种植的玉米冲死三分之一。另外相邻的那个梓州县,更是差点连县城都被洪水卷走。 倘若真能寻到风水石,放在他们村子里,保一方风调雨顺,此乃造福千秋后世的大功德。 搜索了半天,没有搜到风水石的有用信息。就当他准备退出网页,最后随便点开了最后一条搜索结果,眼睛忽然一亮。 这是某个**上的一遍小文章,里面讲述了一个风水石的传说。 传说,上古三皇五帝时代黄河泛滥,大禹受命尧舜二帝,手携量天尺,负责治水。 所到之处,开山劈石,疏导河道,让万流百纳入海。 治水的第七载,禹来到黄河之畔的嵇州,发现这里除了九头黑龙作乱导致的洪涝之灾,还有万年旱魃之祸。使出大神通,屠龙斩旱魃。将之魂魄封印在万妖山下,镇之风水石,命范氏看之。 而后千百年,嵇州风调雨顺,再无洪涝灾害。 “无稽之谈。” 顾仁嘴角泛起一丝笑意,他们黄石县就是历史上黄河之畔的嵇州。祖辈的记忆中就从未风调雨顺过。 顾仁退出网页,把手机装进衣兜。 三辆越野一路颠簸,来到黄河边一个叫枣林坪的镇子。这个镇子在黄河之畔,属于黄石县。过了这个镇子再行驶四五十公里就是白云山,他们嘉县之行的第一站。 此时夜色已暗,一行几人,从东安来到黄石,又从黄石开到这里,一路驾驶,有些疲倦。于是决定在镇子上暂住一晚,明日再去白云山。 但是让孔连顺他们意外的是,这个镇子上并无旅馆,小饭店也只有两三家。 几人一番商议后,决定在不远处的黄河畔上扎营露宿。顺便钓鱼烧烤,夜观黄河。 七个人扎起了四个帐篷,顾仁和孔连顺一个帐篷,那个叫蓝枫的女人单独一个帐篷。另外四个两人一帐篷。 除了帐篷,防潮垫睡袋手电筒药箱金属探测仪军工铲应有尽有,准备相当充分。 顾仁哑然,这特么哪是淘宝捡漏队,分明是野外挖宝探险队。当然,已经加入了这队伍,就不便再说什么了。 帐篷弄好后,帐篷两端生起两堆火。 众人从车里拿出渔具,凳子,一次坐在河边,开始钓鱼。 “顾老弟,拿着。” 孔连顺从里面取出两幅渔具,显然给顾仁也准备了一副鱼竿。 “我还是算了吧,不太会钓。” 顾仁摆手,到河里摸泥鳅,他倒是擅长。钓鱼的话,完全不在行。以前上班和同事出去农家乐,农家乐里面有鱼塘,可以自己钓。钓上的鱼按斤称,然后烧烤吃。鱼塘的鱼都是别人喂大的,傻不拉几,只要钩上有饵,就会咬钩。不需要太多技巧。 但野外钓鱼就不一样了。 野外的鱼大多警惕性高,反应灵敏。不会轻易咬饵,对技术和心态的要求相当高。 ps:求收藏,格子里的阳光拜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