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八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八章 (第9/21页)

意间抬头一望,她惊异地发现眼前的景致改变得很多了,改变得很妙了。明镜般的一池绿水之中,矗立着一座极其精致的亭台,连同两道曲曲回桥,一齐倒映在水里,精雕细镂的窗户,在水里便是一方方的白光,因风而微微摇曳着,玲珑剔透,却又缥缈朦胧,是人间的仙境。
  “嗨!”夷姞高兴得手舞足蹈,把公主应有的沉稳庄重都忘掉了,“这正是我心目中的样子。”说着,举步飞扬,急急往前走去,却把一只手不断向后挥动,叫荆轲快跟着她去。
  那飘飘的衣袂,那轻盈的步伐,那脱略了公主的矜持而呈现的娇媚自然的风姿,把荆轲看得如中酒般神思飞扬,脚底下不由自主地加快了,并且不自觉地去握那一只小小的白手。
  忽然,夷姞头一扭,同时把手一抽,这才使荆轲意识到自己做了件什么事。他为自己的失态而惭愧,准备向夷姞道歉。
  但是,夷姞等他抽回了手,却投以抚慰的一笑,他觉得她的思路比他敏捷得多,她已经知道他心里的事了。既然如此,便不必再多说什么,只报以自惭鲁莽的一瞥。
  就这时,已到了池边,拂开长长的柳丝,到了桥头——那桥虽是不折不扣的九曲,但桥面甚宽,夷姞飞快地走着。走到一半,她停住了脚,仰起头眺望着,目光慢慢地转过来,落在水榭上面。
  “‘藏琴之榭’。”她念着悬在正中的木匾上的题字,转过脸来问荆轲,“是你的手笔?”
  “是的。”
  “琴榭”化为“藏琴之榭”,这说法又不同了,“何以用一‘藏’字?”
  “公主的琴,不许人间轻闻,而且遍天下,无对手,只好藏之。”
  荆轲恭维人的本事,真是一等,不过夷姞明知恭维,心里却有无比的得意,浅浅地笑着,表示谦谢。
  “再则,我还有一层私心,不知说出来,嫌唐突否?”
  “在我面前,你有话尽管说。”
  她的声音是平静的,而且面对着湖面,说话时连想回头看一看他的意思都没有,而在荆轲,那不留神便会忽略的十个字,竟像春雷般响在他的心头,以至于把他原来想说的话都忘掉了。
  “不要紧!”夷姞见他不语,特又回过身表明,“无所谓唐突。”
  “噢!”荆轲定一定神,只意识到自己有句话要说,不知要说的那句话是什么。
  夷姞有些窘了,荆轲却是着急,四目交视,一样都涨红了脸。
  “嗨!”夷姞有些着恼,把头扭了开去,身子未动,准备着等他一开口,立刻便又要把头扭回来。
  “噢!”荆轲欣然,他找到了那句失落的话,“我有一层私心,我听过公主的妙奏,天下无双,私心希望没有第二个人有我这样聆此妙奏的福分,所以题一‘藏’字。”
  “请过去仔细看看。”荆轲说着,先跨上了回桥,踩一踩桥板,摇一摇栏杆,先为夷姞试探,是否结实。其实不用试,有荆轲在一起,夷姞便有充分安全的感觉,紧随着他的步子,到了“藏琴之榭”的匾额下,只见一溜屏门关得紧紧的,荆轲要叫人来启门,夷姞阻止住了,意中是怕太麻烦了他。
  就从窗格中望望,里面空空如也,没有什么看头,忍不住说了句:“还没有布置。”
  “只等公主来看了再说,怕布置起来不合你的意,那就一动不如一静了。”
  这似乎是有意逢迎,夷姞忍不住又说了一句:“我不来呢?”
  “一直就是这样子。自完工之日起,我就叫他们好好看守,等公主自己来看。不瞒公主,落成以后,我还是第一次来。”
  “怎么?”夷姞关切地问,“你对这座水榭,不中意?”
  “不是。”
  “那为什么不来看一下?”
  “公主!”荆轲歉意地笑道,“请许下不上答公主的话。”
  这奇怪得很,那是什么意思呢?看他竟似有难言之隐,便不问吧!
  但经此一来,她也没有再逗留下去的兴致了,同时想到有许多话要跟他谈,急于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坐下来。
  这不难找,过了桥便是她用惯了的延曦阁,走上数十步石级,觉得有些气喘了,一径到阁中休息。荆轲在外面等候,不多久,季子走了出来,说:“公主请荆先生里面坐。”说完,她行了个礼,从容走到另一头,消失在回廊尽处。
  显然的,季子是有意回避。荆轲知道夷姞是要觅个与他单独起处的机会,而他,也正怀着同样的希望,于是欣然举步,在琴室中看到了夷姞。
  他们在南窗下悄然相对。举头一起,便是池子和池子中的水榭,居高临下,看去又别有一种小巧的趣味,但是,他们都无意去细作观赏。
  “有句话我想问你。”夷姞低垂着头说,只见长长的睫毛在闪动,看不见她脸上的表情,“你是为了什么,把昭妫遣走了的?”
  这问话在荆轲多少有些意外之感,他想了想,答道:“起于私意,归于正办。”
  “嗯!”夷姞心里在说:他的话常是耐人寻味的,倒要听他如何解释。
  “且说归于正办。”荆轲从容陈述,“昭妫一心想求个归宿,她希望能跟着我。公主知道的,我一定会叫她失望,而且不能把何以一定叫她失望的原因告诉她。成封呢,品貌人才都很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